首页 >> 舞花姜属

专家详解作物科学施肥三原则锁阳属

大洋农业网 2023-05-29 18:48:55

专家详解作物科学施肥“三原则”

编者按

现在我国化肥年消费量(纯养分)已近6000万吨,但施肥技术和综合管理却相对落后。农民过量偏施化肥(特别是氮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全国至少有1/3的农户化肥施用量远超过合理水平。这种不顾土地生产潜力而试图通过单方面增加化肥施用量来提高作物产量的做法,其结果是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产量不但没有继续增加,反而由于养分过量和片面施用导致作物产品质量下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土壤也因不断被酸化而逐渐降低甚至丧失生产力。于是人们开始质疑:施肥还管用吗?对此,本报特邀中国农业大学王兴仁教授作出解答。

小麦、玉米水稻配方与施肥建议

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施肥试验和多次土壤普查,特别是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和实践,对我国主要土壤的生产力进行了“全面体检”。农业部以此为基础印发《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2013)》,王教授对此作出整理,详见表1、表2、表3。

表中的施肥量与目标产量之间呈现线性同步增长的趋势。但这种变化不是同一田块内,作物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而是不同田块间,生产力(以目标产量为标志)越高,施肥量也越高。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例,上世纪50~70年代每亩高产水平只有200~300公斤,上世纪80~90年代达到350~450公斤,现在已经稳定实现450~550公斤,甚至更高。其间土壤肥力变化不大(土壤肥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还有所下降。那么施肥为什么能够持续增产呢?

施肥高产主要取决于三点:(1)因地制宜。通过测土施肥,做到了因地定产,以产定肥,纠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错误观念;(2)因时制宜。按作物不同施肥期的需肥规律施肥,将氮肥重心适当后移。例如表中作物不同施肥期的养分分配比例,除了干旱缺水作物或生育期较短的双季稻之外,一多半氮肥都作为追肥施用,而且将重点追肥期适当推迟;(3)综合管理。通过施肥技术与良种选育、水肥一体化、合理耕作、合理密植、植物保护等措施有机结合,使现有条件下的肥料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必需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管理”作为指导科学施肥的三项基本原则。这样做既能使作物优质高产,也能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土壤肥力也得以维持或不断提高。

如何把握肥料效应变化规律

(1)遵循作物生育期的营养需求规律。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随生长时间的变化呈“S”形曲线,苗期养分吸收量较少,一般不到全部吸收量的10%;旺盛生长期,特别是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吸收量较大,一般不少于全部吸收量的30%;在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又趋于减少直至停止吸收。植物营养有两个关键期,一个是营养临界期,多出现在幼苗期;另一个是营养最大效率期,多出现在作物生长盛期。因此应该将营养最大效率期作为追肥的重点。但不少农民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苗期绿长得好看就好,或者怕后期植株高大,下地劳作辛苦,因此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氮肥施用时期偏早、施用量偏大。由于违背了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前轻后重”规律,虽然前期幼苗长得好看,但后期很容易发生倒伏和滋生病虫害,造成减产。因此请农民朋友记住:作物施肥特别是氮肥,要前轻后重,将施肥重心适当后移。

(2)通过综合管理开发肥料增产潜力。为了充分发挥肥料增产潜力,不仅要在合理施肥上下功夫,还要将施肥与整地、灌水、植保等其他农业措施密切配合,进行综合管理。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综合管理,不但能获得当前生产条件下的最高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培肥和环境保护等综合效益也会得到了提高。例如当前玉米的最高产量纪录,世界为1870.6公斤/亩(美国),中国为1511.7公斤/亩。要获得高产无不采用高产、耐密、抗病品种;实行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使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例如美国高产玉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2%以上,是在用“养花的土壤”种玉米。科学研究还证明,每生产100公斤籽粒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高产水平的比低产水平的更少。

科学施肥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施肥前先了解施肥地块所在的种植区域、土壤肥力和生产条件,通过土壤测试和近年来的产量变化评估田块的生产潜力。如果有条件可参考当地近年土壤普查和田间试验等有关资料。

第二步,以肥力定产,即将通过努力可以稳定实现的高产水平作为目标产量。据有关专家建议,可以用近3年的平均产量加上年递增产量来计算。计算公式为:目标产量=前3年平均单产×(1+递增率)。其中,粮食作物的年产递增率一般为10%~15%。

第三步:以目标产量定施肥方案(含施肥量、施肥期和施肥方法等),与其他生产措施相配合,进行综合管理。

现举例说明。河北省邯郸某农户田块,近3年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亩产分别为480公斤、467公斤、590公斤,现有肥料为尿素(N46%)、磷酸二铵(N18%,P2O546%)和氯化钾(K2O60%)。制定施肥方案:首先要明确施肥田块所在的种植区域和目标产量,再通过表格“对号入座”。

①确定养分施用量。从表2查得华北灌溉冬麦区,亩产500~600公斤小麦的施肥总量为氮(N)11.9~14.6公斤、磷(P2O5)6.0~7.2公斤、钾(K2O)3.6~4.3公斤。为方便,据产量水平将养分施用量取整数,分别为氮14公斤、磷7公斤、钾4公斤;按氮的40%作基肥,60%作追肥,算得基、追肥的施氮量分别为5.6公斤和8.4公斤。

②将养分施用量换算成肥料施用量。换算公式为:

除以肥料养分含量

养分施用量肥料施用量

乘以肥料养分含量

其中,肥料养分含量可从肥料包装袋和施肥手册查得。由公式算得:基肥磷酸二铵施用量=7÷46%=15.2(公斤/亩),

基肥尿素施用量=(基肥氮-二铵施用的氮)÷46%=(5.6-15.2×18%)=2.9(公斤/亩)

基肥氯化钾施用量=4÷60%=8.7(公斤/亩)追肥尿素施用量=8.4÷46%=18.3(公斤/亩)③提出施肥建议。由上得到冬小麦的施肥方案为:基肥亩施尿素3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氯化钾8.7公斤;追肥亩施尿素18公斤,主要在起身拔节期结合灌水施用。

④制定综合管理方案。以此为基础,在有关专家和有经验农民的帮助下,制定综合管理方案。如果是规模化种植,还应该建立生产技术规程明白纸或小册子,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科学看待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作物以肥料为粮食。不管有机肥还是化肥所提供给作物的都是养分。作物在吸收养分时,不能区分这些养分是来源于土壤还是肥料,是来源于有机肥还是化肥。不管是从那种肥料得来的养分,也不管施用的是什么肥料,只要用量合理,方法得当,就都会为作物优质、高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作出贡献。相反,如果养分供应过量、偏施,或施用方法不当,不管有机肥还是化肥,都会导致作物减产、产品品质下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肥料是个宝,关键要用好。

责任编辑:王伟

上海国际高中

国际高中录取分数线

如何申请国际高中

国际高中录取分数线

北京国际高中

友情链接